查看原文
其他

许冠文、张 慧 | “嗑CP”:青年女粉丝的创造性情感体验

许冠文、张 慧 妇女研究论丛
2024-09-23
    




作者简介1. 许冠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感人类学。2. 张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情感人类学、城市化发展、海外民族志等。

摘 要“嗑CP”作为一种时兴的、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粉丝文化实践,其所涉及的情感空间的生成及营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反映了青年粉丝群体对于亲密关系、社会秩序的理解与解读,以及情感在特殊场域中的生成性与创造性等特点。本文试图从对情动理论的启发性理解出发,探讨青年女粉丝在“嗑CP”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情感共鸣、主客体互换来主动地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她们如何以此为契机探索和想象社会规范外的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嗑CP”是一种时兴的网络同人文化流行语,此前还有“萌CP”“配CP”等说法。CP是coupling(配对)的简写,泛指观众/读者将人物(可来源于不同文本,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还是现实世界)配对的行为和过程;CP本身描述的不一定是客观现实,且必然带有观众的主观观点和解读[1](P181)。因此,在“嗑CP”这一现象中,重要的在于能动的“嗑”的过程,无论是配对还是解读都包含着青年粉丝的主动想象、积极行动和具体实践。
CP概念最早在漫画的耽美同人圈中专门用于男性同性配对,后来渐渐扩展开来,现在也用于异性恋配对和女性同性配对。其应用范围也从二次元文化扩展到其他类型的文化产品,比如电视剧、电影等,甚至扩展到真实世界的人身上。这种配对被视为一种同人创作。在同人的世界之中,无数的CP圈子构成了一个零散但有序的市集,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的偏好去选择相对应的一类CP,甚至找到自己所喜爱的“本命”(1),这种情感联系并不需要个体承担类似社会性关系所要求的强烈的责任与限制,而是直接指向亲密关系的情感意义。这种情感意义呈现出两个面向:一是纯粹的感官、身体愉悦状态,如“快乐”“刺激”等;二是CP粉丝对于CP亲密关系的情感意义的自由畅想与诠释。他(她)们以纷繁复杂的同人作品与日常互动传递和共享着彼此的感受,这一实践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情感空间,其中的情感话语是鲜活的、实践的和生产性的。
CP粉丝们在这里摆脱了严肃的社会角色与情感规范的限制,消解了情感类型的社会边界,在个体的感官体验与情感诠释中生产着一个混沌的、自由的情感世界。本文试图以情动理论(affect theory)的生成性(becoming)为基础,通过分析“嗑CP”这一过程中的特殊情感空间营造,探究青年女性群体的情感共鸣体验,以及她们对亲密关系的积极探索(2)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集中于2021年3-12月,主要材料来源有两个:一是对网络资料的长期观察和收集,如热门网剧《山河令》播放期间(2021年3-6月)在优酷视频平台进行弹幕的样本收集,在豆瓣小组、微博超话参与粉丝社群的日常互动;二是通过滚雪球和在CP粉丝社群发布招募等方式招募受访者,一共访谈了53位女性。对生活在北京的受访者采用面对面访谈,对生活在其他省份的受访者则使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嗑CP”的个人经历、对亲密关系的个人理解以及CP偏好等问题与受访者进行开放式讨论。
对于调查对象的选择,本研究最终聚焦于青年女粉丝。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日常互动中,还是在本研究的田野调查中,青年女性粉丝都更为积极且乐于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CP的兴趣和情感状态,在招募到的被访者中也占据绝对优势。在访谈中,笔者有意选择接触CP文化年限较长的人群。这一选择的原因在于,对于CP角色情感的感知及其亲密关系的想象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时间投入,长期的时间投入意味着会接触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CP,这不仅使得CP粉丝有更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在访谈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与个人经历和理解相关的经验材料。而对于接触同人文化时间较短(半年内)或者是被网络宣传吸引而参与其中的同人粉丝来说,她们对于CP的理解很容易受到其他同人粉丝的影响,个人的积极解读和情感投入还不够充分。此外,受CP同人文化商业化开发的影响,刚接触CP文化的新粉丝可能尚未形成对同人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本研究访谈的53名受访者接触CP文化的平均年限为5.7年,受访者的年龄为19-25岁,其中异性恋45位、同/双性恋8位。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她们在初中或高中就开始接触CP同人文化了,特别是被耽美文学所吸引,因为其着重刻画男男同性情爱的题材对习惯于异性恋叙事的青春期女性来说是神秘而新奇的领域。但是,她们并没有局限于性或欲望的抒发,特别是在遇到她们所钟爱的“本命CP”后,而是投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CP身上的闪光点。她们有的喜欢深夜窝在被窝里品鉴与CP相关的各类作品;有的喜欢亲自动手,用漫画、视频剪辑、同人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CP的理解。如果说,一开始对CP文化的喜爱与投入是对枯燥学习生活的调剂和对性的好奇,那么,持续的沉浸与投入则推动着她们在CP文化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她们表现出对情感体验和亲密关系的强烈兴趣,“青梅竹马”“灵魂伴侣”“性张力”“羁绊”等多元词汇的出现,暗示着她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与探索并不局限于浪漫爱情。
这并不是说,“嗑CP”是她们在探索亲密关系的道路上的必然选择,相反,这只是机缘巧合下的偶然亲和。并非所有接触CP文化的青年女性都会继续沉浸其中,但CP文化为一部分愿意继续投身其中的青年女性粉丝构建了一个情感空间。在其中,她们不仅是其所喜爱的CP角色的粉丝,同时也是自己的粉丝,因为她们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所着迷。此外,无论是CP文化的所谓“男性偏好”,还是寄托在CP角色身上的多样化的情绪期待,抑或跨越社会规范的亲密关系想象,她们都在积极地通过自身的情绪体验和表达尽可能地理解自己、认识社会、探索未知。

一、同人粉丝文化综述

(一)同人粉丝及其情感实践
同人文化的盛行早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同人文化研究也伴随着同人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研究的议题涉及女性创作、名人消费、社群、性别主义以及政府干预等。现有研究的不足在于,将同人粉丝的实践看作一个实在的文化类别或身份群体,这导致在分析时不自觉地落入主/亚文化的显在或潜在对立比较之中,“反抗者”的预设也阻碍了对同人粉丝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实际上,同人文化中还有一个关键的思考脉络影响着同人粉丝和学者们的认识,即情感与亲密关系。它们是粉丝创作的重要元素,也为研究者捕捉同人文化的实践提供了线索[2][18]。克里斯汀·斯科达里(Christine Scodari)和珍娜·费尔德(Jenna Felder)基于CP粉丝(shipper)社群的同人作品、日常互动等材料分析了女性同人粉丝对于情感以及浪漫关系的看法[3]。通过研究,学者们也发现了在同人小说和其他同人文化实践中,情感所提供的强大动力支持[19](PP68-82)[20](PP195-202)[21](PP444-459)[22](PP108-125,P128),以及情感和亲密关系想象在欲望表达和反思性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3][14][23](PP604-620)[24](PP77-101)[25](PP17-336)
如果说新女性形象在中国小说[26]、电影[27](PP15-20)中的流变呼应着性别秩序、社会秩序在中国的剧烈变革,那么在方兴未艾的同人文化中,女性同人粉丝们则更近一步,她们将对性别、亲密关系的想象与认识的主动权抓在了自己手中。珍妮斯·A.拉德威(Janice A.Radway)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视角[28]。她对于爱情小说中女性读者的开创性研究,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阅读的实践而不是书籍的内容上。她认为,女性的浪漫小说阅读是一种补偿性的做法,为她们提供了一种幻想,使其可以从现实中抽身出来,在幻想中满足她们的欲望。藤本由香里(Fujimoto Yukari)对BL(boys’ love)阅读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发现[29],粉丝们将自己沉浸在一个包含性别模糊性和性流动性的幻想空间里。BL故事作为一个安全的空间出现,身处其中的BL粉丝得以暂时从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抽身出来,在幻想空间中暂时规避了对女性的性化处理[29](PP76-92),并且获得多样化的乐趣。比如“观看男性处于脆弱的、顺从的地位,不仅涉及性,还包括情感方面的颠覆性快感”[30](P140)。不过约翰·韦[31](John Wei)进一步将BL粉丝对异性恋中心范式的抵抗限定在BL叙事的幻想世界中,这种抵抗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之中。
同人粉丝对想象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现实生活中的性别秩序,一些学者发现,由于很多同人作品往往以异性恋的方式创造关于同性恋的相遇和联姻的幻想,粉丝在阅读和理解同人文本中同性恋的亲密互动时会受到异性恋浪漫文化的影响,并表现出对异性恋价值观的认可[32](PP223-238)[33][34](PP249-267)[35](PP1-12)。但是一些研究者指出,同人粉丝的分享和互动也塑造了一个女性性别空间[36](PP49-75)[37](PP365-383),“一个以无穷的想象力、生产快乐、智识及情感参与为特征的参与式空间”[37](P365)。粉丝们在网上的积极参与可能会形成一套新的规则或共享知识,作为CP社群的集体智慧[38]。同时,这一空间对于女性粉丝尝试边缘化的性别探索和身份形成至关重要[16][39](PP35-50)[40](PP841-870)。比如,郑熙青指出同人文化的生产往往与女性粉丝共同体内部亲密的情感关系联系在一起[41](PP13-24)。这种情感关系也包含粉丝与角色/偶像之间的积极联系,这种关系推动着同人粉丝的消费、创作与互动[6][42]
可见,情感这一维度在同人文化的研究中从未缺席,但是情感却往往被简化处理,比如将情感简化为个体欲望的表达。这一预设被一些广泛应用在同人研究中的理论概念所接受,如欲望、凝视、幻想等。在承认情感内在欲望属性的基础上,受情动理论的启发,本文试图指出,情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潜力。情动的潜力不仅体现在对于个人欲望和体验的积极表达,还体现在对情感互动与社会性别规范的积极探索与挑战。这种挑战是在动态的、互动的情感体验中不断生成的。
(二)情动理论与情感的生成性
情动理论(3)为探索身体体验、情感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43][44](PP434-472)。在人类学与情动理论的对话中,布莱恩·马苏米(Brian Massumi)对情动生成性的强调吸引了情感人类学家的注意。他拓展了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观点,明确了情动的特点是强度,而不是内容。以强度为特征的情感状态是非语义的、非线性的、自治的、重要的、奇异的、不确定的,并且破坏了固定(常规)意义[45](PP83-109)。此外,“情动的自主性在于它的开放性。情动的自主性在于它可以逃脱出特定身体——活跃的、用于潜在互动的身体——的限制。成形的、保留下来的、符合特定情景的最终实现那些实际连接和阻碍功能的观念和认知是情动的捕捉和限制。情感(emotion)是这种捕捉最强烈和最集中的表达,同时意味着某些未被捕捉的地方永久和再次失去了” [46](P35)
情动理论因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逻辑,情感人类学家顺应着后结构主义的思潮,试图打破观念中的秩序性预设,以求发掘出生活实践的复杂性。情动理论对人类情感及其实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其一,情动的流动、不确定性与循环。凯斯琳·斯图尔特(Kathleen Stewart)将情动定义为一种即时的感觉状态[47]。她认为情动所具备的流动与循环特性使其可以通过身体、梦境、表演等体验形式来实现,而不再与意义捆绑。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情动强度,即在不同体验形式中个人情动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入性以及它们使什么样的想法和情感成为可能。具体化的情感不是情动体验的结束,而是下一次体验的开始与基础。“情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循环,它传导力量,并反映出循环的连接、路线与断裂。”[47](PP2-3)
其二,情动与意义的互动。丹尼尔·怀特(Daniel White)将情动体验的过程进一步具体化[48](PP175-180)。他认为与个人互动的社会世界会催生情动,并引导行动者对感觉做出解释,从而展开被情感驱动的行动,以此强化行动者的世界观和行动认知。他将情动的体验过程从意义真空的物理实验室拉回到意义多元的生活世界,也修正了斯图尔特对情动与意义关系的判断。虽然情动可以摆脱意义的捆绑,但是作为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49](P5),情动体验无法规避意义的影响。正如萨拉·艾哈迈德(Sara Ahmed)发现的,作为情动体验素材的生活世界中的情感及其象征符号不是孤立的碎片化存在,而是嵌套在整体性的社会价值体系之中[50](PP117-139)。而且,“情动与意义的发生顺序与影响机制是复杂的”[51](P135)。萨哈·纽厄尔(Sasha Newell)发现物的社会意义在情动的传递中被强化或重塑,这暗示着情动超越了物质的物理限制,情动与物质的共振使地理位置、商品、图像和声音充满活力,物品能够承载过去的情感意义并引发当下的情动[52](PP1-22)
情动所涉及的是一种前意识的情感共振,可能预示一种对于社会秩序的打破甚至与之的不协调,它难以捉摸并预示了生活实践中的不连贯、不确定以及复杂性,但同时情动又与社会世界紧密联系着。这呼应着同人粉丝的文化实践,她们一方面以社会生活为素材创造着自己的情感空间,另一方面“并非只是在努力领会(社会)文本的意义,而是使其具有和自己的人生、经验、需要和欲望相关联的意义”[53](P136)。每个同人粉丝自身独特的人生历程、她们对CP角色的偏好、对CP亲密关系的独特理解与解释,甚至每个人与CP之间实现情感共鸣的逻辑都是不确定和复杂的。因此,“嗑CP”这一现象和过程产生了一个以情感参与为重要媒介、以情感互动及共振为主要特点的情感空间,这一空间也为独特的社会意义生产提供了新的、甚至不可预知的可能性。
“嗑CP”的“嗑”作为一个动词,这一实践本身体现了情感的流动、不确定与循环,这一情感体验、生成和再造的过程与意义的建构也并非一一对应、非此即彼的过程。在“嗑”的过程中,粉丝与偶像的行为、同人圈的互动会生成多样的情感共振、情感共鸣,情动这一理论中所蕴含的动态的、生成的、与意义和外部环境相互催生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同人粉丝、“嗑CP”的过程以及情感实践,看到同人粉丝在“嗑CP”这一过程中进行的特殊情感空间的营造,以及澎湃情感中的共鸣与互动。

二、CP情感空间与亲密关系创造

(一)“嗑学”(4):CP同人文化概述
同人,作为CP文化中一个关键的概念,指“意为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一般是流行文化文本)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创作。同人作品采取的形式有小说、绘画、视频剪辑、歌曲、游戏等,而同人作品对原文本的忠实程度并没有定例,随各衍生文本而定”[54](P74)。同人创作的多样化可以根据表达形式的差异分为文字、图像、影像和现实四种类别。
一般来说,文字类别对应小说,而图像类别对应二次元的漫画以及2.5次元的游戏和动漫,该类别的同人作品更为丰富。在游戏与动漫中,由于原作提供了明确的人物形象,所以粉丝既可以进行同人漫画创作,也可以写同人小说。而三次元的影视影像作品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同人创作的素材,随着视频剪辑技术门槛的降低,CP粉丝可以更为自由地根据自己钟爱的某一对角色的音像制作出同人CP作品。这一创作既可以是同一作品的,如“陆花”(陆小凤×花满楼)(5),也可以是跨作品的,如“伏黛”CP(伏地魔×林黛玉)(6)。此外,历史人物的同人创作会借用影视剧中对应人物的影视片段作为素材,如“玄亮”CP(刘备×诸葛亮)。还有就是现实真人CP,“一般认为是一种真人同人,即将真实名人在媒体上的发言和行为作为原文本展开衍生和想象”[54](P195)
同人作品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流水线式的拼贴组合的浪漫桥段或传统言情故事模式会被CP粉丝所接受。这种类型称之为“换头文学”,即只是更换角色姓名,而没有原创性、特殊性的内容。正如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所说,CP文化的流行本身就存在一种对异性恋浪漫叙事的反思[55](P200)。CP粉丝不再满足于老套的浪漫叙事,而是希望能够发掘出独特的情感联系。粉丝如同侦探一般,收集零碎的信息,将CP过往中缺失的地方勾连起来,并且附加上自己对其情感关系的解读。这种解读常常涉及两个常用词:“发糖”和“插刀”。这两个词意指一部作品的剧情,或是一对CP的行为对粉丝造成的影响,其中“糖”对应的是人物情感发展顺利的甜蜜浪漫故事,“刀”则对应的是人物身心和感情都遭受严峻考验甚至伤害的虐心波折的故事[54](PP218-219)。此外,还衍生出了“抠糖”的用法,即粉丝自己去解读剧情或真人的言行举止等信息,从中发掘出在自己看来能佐证CP关系亲密、真实的一些证据,从中获得甜蜜的感觉,而不是依赖于作者或其他权威的解释。
(二)故事线的创作与再创作
“嗑CP”虽然是围绕着主体的想象展开,但是不同的主体基于想象创作的作品(原始文本与同人作品)构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但人物明确的幻想空间。而故事线和“糖点”则是这个空间的两个基点。前者往往会涉及粉丝对人物自身故事的认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的过程,后者则是CP粉丝对CP情感关系的感知与评价机制的关键所在。
虽然具体CP人生故事的呈现是遵循着双方关系亲密程度逐渐递进的线性叙事逻辑,但是CP粉丝认识和理解CP的出发点往往从CP角色的故事的终点开始,即CP故事的开始都是一种倒推的逻辑——先明确CP角色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然后去构建整个情感关系的发展历程。CP故事的展开可以基于宏大的历史背景,比如《地平线下》所讲述的“楼诚”(明楼×阿诚)CP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革命运动之中;也可以是CP双方的人生经历,比如“云次方”(郑云龙×阿云嘎)的大学同窗情谊、“诺民”(李帝努×罗渽民)的同辈情谊等。
具体而言,CP故事有两种展开方式。一种是CP自身存在一种情感关系,如多年好友。这一类CP的故事线,倾向于对既有情感关系的丰富,即在纷繁复杂的、碎片化的人物经历信息中将双方关系的发展过程梳理清楚,让CP的情感关系以一种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状态呈现出来。这个过程是CP粉丝情感共鸣最为强烈的阶段。因为要在零碎的信息中梳理出完整的关系脉络是极度耗费时间精力的,比如“云次方”的CP粉丝在Bilibili上传了一个将近30小时的按时间排序的CP资料合集。另一种是拉郎CP,即创作者将自己心仪的(同一个故事或不同故事中)CP角色整合到一个自洽的故事之中,比如孙悟空×林黛玉(7)。根据剧情的延展,创作者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表演片段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表演片段进行有意的剪辑安排来对应剧情,并且由于是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讲CP故事,所以在解读上不会因为文字的抽象和表达的限制而无法理解。真人的表演则能够提供更多可以解读的内容,如身体姿态、话语等。
(三)“抠糖”:糖点的亲密意涵
“嗑空气”都能“嗑”出来,因为你总会脑补一些东西。脑补是嗑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你要有想象力。就算他俩不看对方,但你可能就会想他俩是在欲盖弥彰,然后你就会嗑到。所以,即便他们俩随便什么物料(日常生活信息)都没有,就算不同框、不同台,但是你总有一些想象力,然后(将)缺失的内容填补全。(Ginger(8)-20211201)
除了故事需要积极的创作及再创作外,对于CP粉丝来说,“嗑CP”并不是被动地等待CP制造或表现出某些带有强烈浪漫意味的行为,而是在观看的过程中,品味不同情境之中CP的情感表达、亲密互动或各自的言行之中所蕴含的情感。这种行动被称为“抠糖”,即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寻找自己所感知到的能印证CP关系的线索。
粉丝对于具体互动细节及其情境的浪漫解读,依赖于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对于互动、情境中的浪漫符号知识。比如同台演出、单膝下跪、父母在场等,在一个情境之中,不同要素的组合就构成了一种浪漫的氛围。除却这些带有强烈浪漫意味的仪式情境,一些更为日常的互动,比如眼神交错、微笑或拥抱等比较常见的人际互动表现,被CP粉丝视为比特殊的浪漫情境更值得品味的内容。无论是看似不经意的、“下意识的”眼神的交错,还是CP双方对某一行为或话题的默契反应,CP粉丝对“下意识”或“默契”的判断和理解往往基于她们对CP角色的过往、基本信息以及相关CP圈所共享的情感叙事的认识。这种对具体情境的日常解读是一种仪式化的创造性情景分析,只有当CP粉丝足够了解与CP相关的方方面面,甚至了解CP之间特殊的经历或言外之意时,才能对CP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表现赋予明确的、强烈的情感价值。
无论是类似“告白”“求婚”等仪式情境,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其中既有浪漫的身体仪式,如“亲吻”,也有日常化的表达,如微笑、对视等。这些身体活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在人际互动的社会结构之中被分类及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所以,当CP粉丝将其所期待的情感关系投射到这些身体、话语之中时,这些身体与话语所承载的意义就被替换了。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嗑CP”还是“抠糖”,重点都在于“沉浸”,即沉浸于寻找、创造、解读糖(甜)的过程之中。因为“硬塞是不甜的,在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上头’才是最令人回味的”(Poetic-20211209)。
“上头”的体验即是情动的体验。即便CP文化塑造了沉浸式的情感空间,但真切的情绪体验需要CP粉丝自身的参与来唤起。在对情境的身体符号、互动与氛围的联想与共鸣中,CP粉丝获得积极的情感反馈,即CP粉丝对CP的亲密状态有了更具身的体验,无论这种情感是快乐还是悲伤。情动的关键不在于内容而是强度,情感的强度在发现“糖”的那一刻瞬间达到顶峰。
我觉得糖点不是指某一个点,而是指整个看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是处于“嗑糖”的状态,就不会说只盯着某一句,分析他一句话,觉得好甜什么的,我是不会这样的。(Lord(9)-20211205)
尽管情动的顶峰转瞬即逝,但是CP粉丝可以将不同情景中的“糖”串联在一起。在CP关系的生产之中,每个具体情境中的互动细节都有助于CP粉丝去感知和理解CP的情感状态,并且不同情景下的互动相互呼应也可以生成新的糖点。这种呼应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位CP粉丝对于CP角色的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她们基于自身理解而抠到的“糖”以及串联不同情景中的糖点的逻辑也是大相径庭的,这也使得情动体验在每一位CP粉丝身上唤起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但是一旦CP粉丝掌握了自己挖掘糖点的能力,她不仅可以整合关于CP角色既有的信息与素材,还可以将未知的、新的素材也纳入理解框架之中,为新的情感互动体验的生成提供新的可能性。
(四)亲密情境的个体经验与圈层共振
同人CP的创作虽然是个人的想象创造,但是常常涉及共同喜欢某一对CP的趣缘社群的文化共享。这个社群的人数范围和构成结构根据CP的类型和影响力而不尽相同。一类是网络社交社区,也就是在一些比较大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中根据自身兴趣组建而成的兴趣社区。这些兴趣社区有比较强的公共性,如微博超话、LOFTER、豆瓣小组、Bilibili。粉丝以CP的昵称或代称作为核心的关键词来标记自己的兴趣与身份,比如“云次方”(音乐剧演员郑云龙×阿云嘎的CP昵称)(10)、“吃油条”(动漫人物夏油杰×五条悟的CP昵称)(11)等。
CP粉丝对情境中的互动的解读,一方面源自日常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基于经验上的类同给予CP粉丝判断关系的细微标准,比如距离感、分寸感以及既往经历的对照;另一方面则来自同人CP圈,同一圈子的同好们基于相对一致的偏好而聚集在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去创作,她们将人设、关系、故事和情境等要素进行符合个人逻辑的自洽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一套关于CP亲密关系的共享框架。同人创作与分享将更多的CP粉丝联系起来,她们彼此在讨论之中深化了对CP的认识。当一种情感关系的预期以具体的形式如文字、图像或音频等呈现出来,会有助于混沌的、琢磨不清的情感感知具象化,并且在分享之中同人作品及其创作思路也给其他CP粉丝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感知和评价体系,帮助她们在阅读或观看同人作品时感受作者想传递的情感。CP粉丝的个体经验与圈层互动对应了威廉·马扎里拉(William Mazzarella)对马苏米的情动理论的发展。他认为马苏米的理论妥协于一种尚未理论化的“即时性的美梦”(the dream of immediation)[56](P304)。他相信人们在感应某种符号刺激或进行日常表达时,不是孑然一身的孤立个体,而是与他人的互动过程。所以个体始终在媒介的作用下受到他人情绪和意愿的影响。田丰指出,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着青年群体的社交模式[57](PP28-37)。虚拟空间中互动的强弱转换提醒我们,CP圈不仅提供了一个集体塑造的情感空间,还提供了多元的、共享的情感感知和叙述模式及路径,它们嵌套在纷繁复杂的CP同人作品中。
此外,在讨论和理解同人作品时,不应该简单使用“正常—异常”的二分逻辑。因为所谓的“正常”实则是用日常生活的关系模式和互动逻辑去解读同人作品中的CP情感与亲密关系。虽然CP作品沿用了普遍的亲密关系框架,但是如果说前者是一种现实实践的逻辑,那么后者则是情感创造性实践。前者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需要遵守的行为和人际互动规范,只有遵循规则,人们才能在社会秩序之中明确自身的位置。但是当亲密关系被CP粉丝转化为“嗑”的内容时,她们是身处想象的情感时空,借助共享的情感感知和叙事模式,为普遍的亲密关系赋予具有个人独特生命烙印的理解和叙事。
例如,女性CP粉丝在理解男男CP的亲密互动时,个人经验提供了帮助:“我发现,一方面,很多同人文的作者对男男CP之间的互动行为描写非常接近于我们女生平时那种友情互动,只是比好朋友的互动要更亲密、更暧昧一点。就像是把我们女生平时相处的模式直接放到他们的互动之中。另一方面,我在理解别人写的东西时,可能是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一个基础,然后自己写的时候,因为你也不知道同性恋之间怎么谈恋爱,但是有需要描述一种亲密关系的话,潜意识里可能就会感觉我跟我姐妹好像也挺亲近的,可能就会借用这种体验。”(Wendy(12)-20211208)
对个人互动经验的套用旨在解决以下问题:个体要以何种视角来看待CP的情感关系,是男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抑或其他亲密关系类型?尽管对于不同的CP,CP粉丝在感知和评价其情感和亲密关系时会存在个体差异,但如果从情感社会性边界的维度来理解,CP粉丝对CP情感的解读与自身的情感经验相关联,即受到个体的人际互动经验与相应的情感体验的影响。对于女性来说,异性恋是需要通过学习、模仿或体验来习得的人际互动模式之一[58][59][60](13)。另外,普遍的异性恋对于两性主体来说都存在差异化理解,更不必说,对于女性而言完全不熟悉、也无从体验的男男情爱的理解[61](PP494-519)(14)
无论是以男男情爱为主题的专题作品,如《消失的初恋》《上瘾》《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还是CP粉丝对原始故事中的角色的二次创作,如《地平线下》、The Starless Road(《疏星长路》)等,这些故事对于男男CP的情感和亲密互动的呈现可能源于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比如对闺蜜日常互动的模拟。将在日常实践中所习得的女性之间的亲密互动方式和情感体验转接到男男CP身上,此时男性身体只是情感体验投射的载体。这种投射使得CP粉丝可以在CP角色细微的身体互动之中,比如在眼神对视、拥抱等动作中类比、呼应自身过往的类似体验。简而言之,CP之间的情感互动是模糊的,是可以被创造性解读的,而女性粉丝对这种情感的感知和解读,则既包含了运用个人生活之中的情感经验感知,也包含了对未知情感模式如男男同性恋的想象,以及在CP圈层内的参与和分享过程中对于情感体验内涵和外延的扩展及打破。
三、情感的意义生成与亲密关系的探索
CP粉丝在CP角色身上所投射的思考、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去捕捉情动与意义的交织过程。情动与意义的关系始终是情感人类学家探索的主题。无论是人与物的关系如遗址[62](PP1-18)、跳蚤市场[63](PP170-181)、收藏品[52],还是人与社会文化的交互、超自然文化[64](PP132-142)、宗教仪式[51][65](PP578-601),都强调着个人的情动体验是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并且其强度受到社会文化的调节。前文对CP文化及其情感空间的分析呼应了上述研究对情境与符号的肯定,而随着CP粉丝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她们也在沉浸“嗑CP”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CP相互联系,成为更加突出的情动体验,甚至为CP粉提供情绪价值和实践动力去探索未知的亲密关系和情感联系的可能性。
(一)羁绊——友情之上、恋爱未满
CP粉丝的创造性之一体现在对新的情感模式的创造及解读。“羁绊”(15)作为一种情感类型(以下以“诺民”CP为例),可以反映CP粉丝是如何将自身的情感经历与CP的亲密关系勾连在一起,从而为自身的情感赋予意义与正当性。
我认为我所追寻的那种CP,他们的关系是那种没有办法通过友情、爱情去定义的羁绊关系。它处于临界状态,即“友上恋未满”,而且会逐渐往亲情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我所追寻的一种关系,即我跟你是最好的朋友,看似恋人但不是恋人。我认为这是可以概括最好的朋友和最亲密的关系的互动状态的一个词。(Grenadines(16)-20211208)
所谓“友上恋未满”,即是把情感放置在爱情与友情的临界区,再将其指向亲情。这不仅是试图摆脱社会话语对于情感体验的边界设置,还是在积极地尝试模糊和拓展情感内在的可能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非血缘关系的亲密关系的合法性基础是通过社会制度来实现的,比如收养、婚嫁等,即将个体纳入一个家庭体系之中。但是在想象的关系之中,两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及其情感联系就能够作为双方亲密关系的基础,而不需要考虑社会规则的认可。换言之,情感取代了社会规范,成为关系的合法性基础。“诺民”CP亲密关系的确认源自彼此之间长期陪伴而形成的默契,以及在各自的生命事件中留下的印象。
我对于羁绊的要求,它并不只存在于“嗑CP”,而是说“嗑CP”这个事情回应了我对于这种羁绊的需求,所以我才会去“嗑”。我对于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就是那种非常美好的闺蜜,所有美好的词都能够放到这个人身上。我之所以强调“羁绊”这个词,就因为在中文的语境之中,我找不到合适的词去描述。而羁绊来自于日本文化,它不仅在原意上涵盖了我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就是那种彼此之间难以割舍的、不愿割舍的、不能割舍的联系,还能摆脱中文词汇对关系的限定,去捕捉到我所期待的那种飘忽但确定的感受。(Grenadines-20211208)
羁绊作为外来词,不受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情境和文化框架限制,它所承载的异文化的情感意义可以帮助CP粉丝突破情感的符号边界。我们常常使用的情感词汇如一见钟情、知己、青梅竹马等,虽然为情感和关系赋予了美好的意涵,但是也在无形之中将复合的情感体验划归到了不同的关系类型之中,使得情感与亲密关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受限。而异文化词汇的使用则是一种打破情感与关系边界的积极尝试。比如一些网友使用“crush”而不是“一见钟情”来表达自己在某种情境中对其他人突然萌发的情感悸动。对外来词汇的运用扩展了中文语境下情感理解的边界,甚至可以更好地对应自身对于情感的期待与感知。所以,“羁绊”区别于爱情的独占性,是在没有血缘关系的非家人的CP关系之中寻找一种陪伴式的亲情联系。这呼应了CP意义诠释的另一个核心诉求:对期盼的情感关系的探索。如果说社会规范早已为每一种情感设定好了相对应的角色和情境,那么对CP的情感感知和关系判断则与CP粉丝自身对某种情感关系的体验相联系。
我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一方面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因为我小时候跟筒子楼里的那些小伙伴玩得特别好,当你在小的时候知道了那种美好的情谊是什么样子的,你就会一直去追寻那个样子。我之所以会嗑“诺民”,是因为罗渽民和李帝努身上展现出来的是最符合我所追寻的一些东西,也契合我跟我朋友之间相处的感受与方式。我会觉得,我能理解他们的行为,认为他们一定是(基于这个原因而)这么做的。或者是他下意识这么做,深层逻辑一定是这样的(原因)。我的理由是,这可能是一些很自负的想法。因为我也有友情长达15年的朋友,所以我会通过我跟我朋友之间的经历去猜测他们俩之间的关系。(Grenadines-20211208)
首先,对CP亲密关系积极诠释的动力源于CP粉丝对快乐的情感体验的追求。因为快乐的转瞬即逝和时空的限制使人不能停留在同一个情境之中去反复地体验快乐,尽管Grenadines没办法再回到小时候去重复体验儿时玩伴带给她的快乐,但“嗑CP”能够给CP粉丝提供一个自由的情感体验空间去挖掘快乐。其次,快乐内在蕴含的情感体验是值得追求的,这种情感价值是个体认可的,那就需要一种方式将这种情感再度流转起来,这种流转并不意味着要重现、复制类似的情境,而是通过创造性的共鸣仪式将一系列自己所艳羡的美好要素有逻辑地整合到一起,从而与自身的情感经验相呼应和共鸣。这一过程使得其所追求的快乐和理想的情感关系能够具象化,这使得CP粉丝在感受到具身的快乐的同时,还能赋予情感肯定性的意义和价值。
我跟我(最好的)闺蜜平常吐槽最多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就是说你赶紧去做个变性手术,这样我俩就能在一起了。那我俩之间是爱情吗,我俩是“拉拉”吗?并不一定吧!但这样(我们)能被承认,并且能给对方安全感。我可以永远地陪伴你。而我之所以跟闺蜜说,你去做变性手术,然后我们两个结婚在一起,是因为世间所能接受的爱情一定是男女之间的。这样你一定能结婚,并且不会被家人(反对),不会产生很多很多麻烦。甚至在你不生孩子,你都会引起两个家庭的矛盾的情况下。你的妥协方式就是这个,但并不代表我这样想是出于异性恋的逻辑,而是这只是满足我的想法的一个方式。(Grenadines-20211208)
“羁绊”同时也为情动的生成性提供了生动的说明。若昂·比尔(Joao Biehl)和彼得·洛克(Peter Locke)指出,情动的生成受到个人欲望的驱动,同时又会受到权力和知识的调节[66](PP317-351)。这导致情动与意义、情动与行动之间存在模糊性,但是随着情动强度的深化,性别、婚姻等规范对于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也被进一步暴露出来。羁绊的例子表明,尽管个人在社会规范面前是渺小的,但是情动的生成性给予了Grenadines情感动力去将自己的想法以可行的方式付诸实践。尽管情动的萌发与强度难以捕捉,但是在对行动者的行动、话语及其背后的意义的理解中,情动的生成性在于对种种可能性的捕捉,并为行动者的行动提供情绪能量。

(二)情感满足与意义生成

“嗑CP”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关领域(同人、耽美)的研究给出了一些比较普遍的观点,如性欲望、社群交往、性别意识等。与这些判断紧密相连的是CP粉丝的情感,无论是即时的情动,还是过往经历的共鸣,抑或情感关系的联系,都在提醒研究者去把握CP粉丝的情感体验的变化与多样。
因为考研没考上,然后考公以及省考、国考也没考好,导致整个人的状态是比较颓废的,就很需要一个压力宣泄的地方。那时每天我看CP的作品时,就觉得蛮治愈,有种充电的感觉,人也变得比较有活力。(Smooth(17)-20211121)
那时刚分手,自己心里觉得空落落的,想找点事情做,所以就去“嗑CP”了。每天晚上刷手机,看着人家的绝美爱情,经常是一边看一边放声大哭。我发现,所有我嗑生嗑死的CP,为了他们(我)晚上几乎不睡觉在那里流眼泪的,都是和我自己情感波动有关的。我会把他们作为自己感情的寄托。(Rain(18)-20211209)
如前所述,“嗑CP”所涉及的文化模式、社群互动与个体经验这三类要素是共同作用于CP角色的。虽然CP角色的互动是类似的、普遍的人际互动模式,但是帮助CP粉丝做出判断、确认CP情感关系的是她们的动态情感体验。马苏米将情动视作先于意识做出的反应,尽管这个观点有陷入生物本质主义的危险,但这一观点提醒我们需要去注意实践中的情绪状态,从而填补被欲望叙事所遮蔽的情感需求。虽然情绪的需求是必然的,但是受访者的观点提醒我们,CP并不必然能够满足她们的情绪需要,这是偶然的。CP的诞生即是情动体验萌发的时刻,因为CP对于每一位CP粉丝而言都是特殊的。CP这一概念意味着一对人物的亲密互动和情感表达与CP粉丝自身的情感需求相互匹配。情绪需求的缺口在CP匹配的时刻转化成情动的强度。
但是情动体验的生成性并不停留于此,随着CP粉丝对CP角色的日益了解,自身的情感需要也逐渐转变为在CP粉丝与CP角色的互动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理想化想象的情感需要。
共同信仰的伟大爱情,我自己对CP关系的要求还是蛮高,蛮霸道的。这可以说是我在一次次品味不同CP的故事后,从CP身上总结出来的特质。我相信这个特质不会局限于单个的作品或剧情之中,而是一种普遍的、更高层次的信仰或精神。这值得我们去追求。尽管这个特质在现实中相对理想化,但我发现它在CP身上能够被体现出来。(Rain-20211209)
很多“嗑CP”的人,他/她们很难在现实里实现的一些东西,就希望在CP身上看到。因为它太理想化了,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非常理想的世界,既超出了世俗规定的爱情、友情、亲情的界限,又能有精神上的、灵魂上的共同联系。(Poetic(19)-20211209)
尽管CP粉丝都在设想理想的亲密关系,但是这个理想所指涉的亲密关系边界是流变的,并呈现出明显的个人经验差异与偏好。这体现在CP粉丝在情感共鸣时所呼应的现实情感体验类型的差异化。有的基于亲情,有的基于友情,不一而足。情感的类同唤起个体经验上的回应,从而在CP的选择及对其情感关系的理解和诠释上就会从个体经验出发。其次,通过对CP的观看,CP粉丝得以从自身的情感经验之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的姿态去观看他人的表现,并通过情感体验的类比进行主观情感经验与CP情感流露之间的互动。一方面,这个过程会将CP粉丝曾经经历过的模糊的、混沌的情感体验以一种可言说的、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CP粉丝对CP情感的感知与解读的逻辑和角度又会因为个体情感经验的特殊性而带有很强的个人生命体验的色彩。
CP对我来说,是超脱于整个三次元之外的,所以它可以被我投射很多东西,让我拥有不曾有过的体验,包括复杂的情感。有些在现实中的禁忌话题,我可以通过CP来体验。(Sumatra(20)-20211204)
此外,理想化的想象可以帮助CP粉丝突破关系的社会边界,特别是对于爱情、友情、亲情这些关系模式,其本身是带有很强的社会边界性的。但是在情感的维度之中,这些概念背后的情感体验可能是混沌的、界限不清的,所以附加在这些概念身上的社会边界似乎也就没有必须存在的理由。CP粉丝的理想化实践一方面赋予亲密关系超出社会层面的崇高意义,另一方面将情动体验与意义赋予两者勾连在一起。
在嗑伏尔泰和卢梭之前,我对伏尔泰的理解完全就是一个严肃的长发形象,完全没有办法把他当成一个立体的人来看待,也很难想象伏尔泰发怒时的样子。直到我为了“嗑CP”,去读了他的一些史料,才发现他真的是活生生的,特别可爱,就有种(把他)从神堂拉回到日常生活的感觉。就是他从一个符号、一个名字重新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笑,会哭,会骂人,这非常动人。(Wendy-20211208)
从符号变成人并不是指完美复现了以伏尔泰为代表的CP角色本身的人物形象,而是CP粉丝在与CP角色相关的物品、文字等符号中投注了意义,CP粉丝能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去诠释CP角色的言行举止,并且在与符号的互动中情动体验相伴而行,不同意义及符号的叠加也可以扩展甚至改变对于亲密关系、情感的理解范围与维度。
(三)反思社会化:规范外的情感体验
CP粉丝在诠释一种情感关系时,个体始终会与现实的社会关系规范进行互动,在这种互动中进一步凸显了彼此之间的张力。
刚才我下意识用了“合伙人”这个词来形容恋人。现在我有点愣,感觉自己在用一种挺经济、挺功利的视角看待恋爱关系……相比之下,“嗑CP”好像比谈恋爱经济一点,因为我在“嗑CP”的时候,我只是看客,CP之间的惊心动魄或者细水长流本质上跟我都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像看电影、看小说那样沉浸其中去体会他们的情绪波动,也可以随时抽离。(Moon(21)-20211204)
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婚姻是合同关系,是契约关系,而爱情是更复杂的东西,我觉得它是个奢侈品,是更好的体验,是跟婚姻完全不能等同的存在。所以我很清楚,CP本来就是我构筑出来的一个比较美好的东西,我不可能把它和婚姻家庭等同期待。我期待在CP身上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灵魂的共鸣。(Nico(22)-20211128)
当婚姻、恋爱这种带有明确社会属性的关系被纳入CP的情感关系感知时,已经清除掉了很多依附在这些关系之上的社会性规范与责任。作为连续体整体的情感被种种社会性规范切割归类到不同社会角色,并将社会角色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一并加注到情感之中,由此形成一种情感—角色—责任的三角结构。而情感感知机制则是要将这个三角结构打破,将责任从结构中剔除出去。从而将依附在社会角色和情感之上的道德秩序消解掉,以解放这种道德责任对情感的感知和表达的限制。
在现实的婚恋关系之中,爱情与婚姻之间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生产联结。其内在的矛盾在于,婚姻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必然在两个关系主体之外卷入更多的人,由此就需要进行更密集和繁琐的关系匹配,正如门当户对无非是简化这种关系匹配复杂性的方式之一。而在CP情感关系的感知之中,这些社会性的逻辑则变得可有可无,“有”的是婚姻家庭作为普遍存在的关系模式和情境,具有比较广泛的可理解的、可解读的亲密情感意义,可以作为同人创作的要素;“无”的是这些情境背后的社会规范与道德秩序等力量已经被消解了,因为CP的情感联结并不需要这些规范与秩序的参与。
人的生活中可以离开爱情,但是不能离开爱。就看我们怎么理解爱的意义了。人离开了爱情完全可以活下去,但是离了爱不能。这是我的感觉。所以,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感情,它的本质是爱。(Hamster(23)-20211211)
作为跳出规范的探索,嗑CP不遵从现实的婚恋逻辑,也不复制传统言情中男强女弱的模式,CP粉丝以自身的情动体验为线索去感知、理解和诠释CP的情感关系,这也为CP粉丝的情感共鸣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不再局限于爱情,更多元的个体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美好情感在CP的情感感知中得到共鸣,并且无须顾虑现实社会规范对情感关系的种种制约。
“嗑CP”,可能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CP双方要自己去想通: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我自己有过这种经历,就是要去自己定义亲密关系。相较于男女CP,男男CP更不容易想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会愿意为他付出那么多?我对他到底是不是爱情?我觉得这种纠结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这种纠结不仅涉及亲密关系本身的模糊性,还关乎在现在的社会框架里我们难以找到一个能轻松界定我们关系的方式。当年,我(女)和我现在的女朋友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讨论过,双方能不能在不结婚的前提下,保证我们两个都不会跟别人结婚,而且也没有其他更亲密的关系之类的,反正我们的关系就是基于这个开始的。我们自己会去想,我们能不能突破一些社会的框架,去探索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Sunshine(24)-20211203)
情感和亲密关系的社会边界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具体的、明确的。Sunshine的困惑源自自己的亲密关系实践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当社会规则对亲密关系的界定无法提供给她一个明确的、行之有效的关系模式和行动规则时,这种个体体验与社会规则之间的落差往往会使她感到困惑。而她在“嗑CP”时对于CP角色的潜在提问和好奇实际上给她一种情绪上的反馈。因为CP角色存在于想象的、情绪化的时空,她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惑在CP角色身上产生了共鸣,她在与CP角色的互动中去反思她的困惑是什么。这种对于亲密关系的困惑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现实与想象的张力之间,个人与CP角色的互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从模糊过渡到清晰的。在这个过程中,困惑的感觉或情绪体验驱动着她去探索什么引发了她的好奇或困惑。“嗑CP”过程中的情动体验提供给她持续的情感能量去探索及思考。
四、结语
在“嗑CP”的粉丝实践中,具身经验与社会情感的交汇不仅涉及情动的复合时空体验,还涉及具体的情感空间与情感关系。每一次具身体验都是在充斥着不同情感意义的情境与关系的互动中展开的,而情动自身的去意向性和行动潜力,反而帮助个人得以摆脱情感的社会规范限制,从而对亲密关系赋予符合个人期待的意义。在CP的情感空间中,围绕着“快乐”,CP粉丝们以公共化的情感话语为骨架,以一系列的文本(真人互动、影像、图画、文字)为素材,以自身的情感共鸣为动力。在情感共鸣之中,CP粉丝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感知与评价体现了自身创造性的理解与诠释,而这种创造力得益于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内在的情动能量。在与CP的互动、与社群同好的交流、与社会规范的碰撞中,她们被抑制的情感能量得以释放。在这种积极的情动体验中,亲密关系的某些规范边界得以打破,某些新型的亲密关系想象和理解得以创造、感知以及共享,并通过一种“快乐”“上头”的体验对个体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嗑CP”这一追求快乐的粉丝实践中,社群互动、个人经验与CP角色共同搭建起了异彩纷呈的CP情感空间。这个空间以CP粉丝自身的情绪体验为轴,在粉丝与CP角色的持续互动中碰撞出激烈的情动体验。尽管情感在既往的研究中早已司空见惯,但是通过对青年女粉丝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发现,情感内在的能量和价值需要更深入的论述。在情动理论的启发下,我们发现,在欲望、女性主义、亲密关系背后,情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尽管每一位CP粉丝对于CP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但是她们的行动以及承载的意义都受到其情绪体验的影响。CP粉丝每一次“嗑CP”都是一次情动体验,情动的强度与她们对CP角色认识程度、喜爱程度有关,也与她们所共鸣的个人经验的深刻程度有关。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她们“嗑CP”时的情动强度,也影响着她们投注在CP角色身上的意义。情动所暗示的行动潜能体现在情动与意义的交织之中。情动为个人提供情感能量支持,推动CP粉丝去探索亲密关系的可能性。情动勾连起CP粉丝自身的情感经历与CP角色的亲密互动,并且为她们自身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表达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肯定,以及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和注释略
本文来自《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1期



《妇女研究论丛》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1992年创刊,1999年成为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
       本刊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HSSCJS)、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JC)、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文学•文化•传播、国外妇女/性别研究、青年论坛、研究动态与信息、图书评介等。
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不再接受电子邮箱以及其他途径的投稿。作者可登录本刊官方网站(www.fnyjlc.com),注册后进行投稿,并可以随时登陆系统查询稿件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通过官网首页的电话与本刊取得联系。本刊原投稿邮箱luncong@wsic.ac.cn将作为编辑部联系邮箱使用。本刊不收取包括版面费、审稿费及印刷费等在内的任何费用。

官网投稿平台:www.fnyjlc.com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妇女研究论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